中国男排又一次回到了宁波北仑体育训练基地。这次,他们的任务很明确:为即将在这里举行的2025年世界男排联赛总决赛蓄力备战。北仑,这块被排球爱好者誉为“男排福地”的地方,如今再度迎来了中国男排的身影。可以说,这既是一次归来,也是一次希望的续写。
回溯这一路走来的世联赛分站赛,3胜9负,积分9分,世界排名第24。你看,这个战绩要是搁在其他代表队身上,估计要在茶水间里连续反思半个月。但男排的小伙子们却在最后一场与古巴队的鏖战中死磕到底,3比2憋出一口气,总算把胜利带回了家。有人会说,3胜9负不算光鲜。但别急,用和菜头的眼光来看,这可以解读为“领先于后四队,勇于突破自己”。
其实分站赛过程,比成败本身更值得玩味。西安站的首轮,0-3负于日本,三局脆败嘲笑了我们自带的侥幸心理;紧接着3-0完胜塞尔维亚,又让我们发现,这世界没有永恒的强者,也没有绝对的弱鸡。荷兰队被我们3-1解决,仿佛在给人希望。可惜随后迸发的0-3不敌土耳其,让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的金句再次回响。主教练海宁可谓一身压力,每一场的起伏都在考验着这支队伍的心态与韧性。
转战芝加哥站,对阵美国的比赛打成2-3,看似“虽败犹荣”,实则反映硬仗中我们还差点火候。更要命的是,接下来三场0-3,被巴西、意大利和加拿大“轮番炖煮”,连败不止。你或许会问,这训练两个月是练哪门子功夫?但男排队员仍在坚持,哪怕比赛成了“过山车”模式,体能与心理都到了极限。
波兰站同样跌宕。面对法国,先胜一局再输三局,像极了学生考试一见到大题信心满满,做着做着突然全盘乱了。随后两场伊朗和保加利亚的0-3,有点像老天在说:“还没到舒展眉头的时候。”不过最后对阵古巴,3-2逆转还是拉回了些许自信,把点燃的希望火种延续到了总决赛。
数据不会说谎。分站赛后积分榜上巴西、意大利、法国高居前三,咱们中国队和土耳其、塞尔维亚同为3胜9负,却因净胜分吃亏,排第17。荷兰更惨,1胜11负直接降级。这数字冰冷,却承载着球员们汗水与骄傲。能打出3场胜利,已经用实力堵住了一部分唱衰的嘴。
当然,成绩背后还有看不见的支撑。自4月初,中国男排在北仑集结、封闭训练,经历两个月的拼搏。北仑区不仅出场地、出保障,甚至后勤细致到每一顿饭菜。领队简捷感慨:“北仑的支持让我们心里很暖,有这样的后盾,队伍就有士气和底气。”这不是湊字数的夸赞,而是中国体育系统上下同欲的真实写照。
现在,备战总决赛成了新命题。主力二传王鹤斌讲得诚恳:“总决赛我们围绕巴西进行针对性训练。排球胜在细节,我们必须每球必争,把训练中的辛苦转化为赛场的主动。”听起来朴素,但这种脚踏实地,才是体育人最难得的心态。舞台虽大,胜负终究落实到一传一垫,一扣一拦。
总决赛对阵看起来如江湖龙虎斗。中国遇上巴西,日本对阵波兰,意大利死磕古巴,法国与斯洛文尼亚过招。组委会也很懂气氛,中国队首场就是迎战强敌巴西。大家都知道,巴西是硬茬,在世界排坛如狼似虎,但北仑虽小,时常出奇迹,球迷们内心总是怀着那一点点梦想——说不定会发生什么不可思议的变化。
和菜头曾说,看待体育别太把胜负当饭吃。很多时候,真正有趣的不是奖杯,而是一次次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”的较量。中国男排当前的状态,就是在曲折中寻找突破。你可以讥笑他们几胜几负,但不妨忆起:成长路上本就一路颠簸,正如排球场上的腾挪跳跃,谁能保证不摔倒?胜者固然值得喝彩,失意者同样了不起——只要还在坚持,每一次开球和拦网都算数。
7月30日,球场大幕开启。在北仑的灯光下,中国男排又将迎来真正的考验。而无论结果如何,这支队伍已用持续的热忱证明了体育的意义不止于输赢。或许等到比赛结束,你才会明白:所有人都在期待输赢,但真正让人动容的,是无数默默奋斗的日夜,是那种哪怕希望微弱也要全力一搏的执着。倘若这就是体育的全部内涵,那么,他们已经赢了。
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配资公司十大陷阱和套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